產品分類
Products 今年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反復出現霧霾,尤其是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出現的頻次和程度更為嚴重,大氣污染給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和群眾的健康帶來了較大影響。
根據環保部提出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8類重點項目共需投資約3500億元,具體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業粉塵、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油氣回收、黃標車淘汰、揚塵綜合治理等項目。
由環保部牽頭制訂的《全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幾易其稿之后有望近期上報國務院,該行動計劃以區域大氣質量聯防聯控為中心思想,對大氣環境污染從源頭控制到末端污染治理給出了明確的指導意見。
目前國務院正在就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全國水污染防治和全國農村環境保護擬定有關行動計劃。其中,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從大氣污染的現狀出發,有針對性地提出未來5年的治理目標、治理領域與治理措施。在該計劃中,未來5年全國大氣污染防治的總體投入金額有望超過1萬億元。
該計劃還有兩點值得期待:一是不排除將大氣污染防治目標納入政府約束性考核指標并細化具體政策;二是重點地區空氣質量如達不到預定標準,除環評方面實行區域限批外,發改部門可能采取暫停審批該區域內新增大氣排放項類目的懲罰措施。日前召開的山西全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初步提出將PM2.5作為約束性考核指標,深圳市近日召開的環保工作實績考核現場評審會也將PM2.5納入空氣質量考核。
該計劃的出臺將助力環保產業發展,并為除塵、脫硫、脫硝等相關細分市場帶來機會。伴隨該計劃的出臺,各級省市將配套出臺行動計劃細則,同時水泥行業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也將于近期出臺,要求現有和新建水泥生產線的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從880mg/m3分別下降至450mg/m3和320mg/3,環保產業后續仍有持續的政策催化。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中央政府層面一攬子環境污染防治計劃的出臺,各地政府的環保行動計劃也將進入出臺高峰期。看好大氣污染防治產業未來發展,借鑒國外經驗,行業投資機會主要來自于提升空氣質量標準、從嚴監管、處罰力度加大和投資增加。據介紹,當前工業脫硫脫硝仍是大氣污染治理的主要手段,脫硫脫硝市場已經進入穩定發展的階段,環保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將有利于脫硫脫硝市場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