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Products 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海洋環境污染是世界上zui嚴重的地區之一,海洋生態環境已經到了不堪重負的程度,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迫在眉睫。
每當吃了海鮮拉肚子,大多數人會將原因歸結為海鮮不新鮮。但人們很多時候也許沒有意識到,這其實是藻毒素造成的,因為現在醫院并沒有這一類的檢測。在眾多環境污染問題中,我們通常關注的總是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至于海洋,總認為那是自凈能力zui強的生態系統。但是現在,海洋也難逃被污染的命運。原本看似離我們很遙遠的海洋污染問題,已經與我們的健康和生活密切相關。
近幾十年,隨著世界工業的發展,海洋的污染也日趨加重,使局部海域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并有繼續擴展的趨勢。據國家環保部日前發布的《2012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在我國的四大海區中,黃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質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質一般,東海近岸海域水質極差。差到什么地步呢?2012年東海海域劣于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增加6700平方公里。與2011年相比,二類水質海域面積減少4.9%,三類水質海域面積減少21.7%,四類水質海域面積增加24.9%,劣于第四類水質海域面積增加36.0%。
海洋污染只是我國環境質量下降的一個縮影,當大氣污染了、土壤污染了、水體污染了之后,海洋不可能獨善其身,所以海洋污染問題的解決不止是海洋環境本身的問題,而是一個全面的系統工程,我們要走的路還有很遠。當務之急是要有所作為,環境拯救已經刻不容緩。
目前,由陸地產生的污染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對我國近岸海域污染的貢獻占70%以上,防控和治理難度進一步加大。海洋戰略研究所環資室主任劉巖說,污染能夠一夜間完成,而治理則需要花費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
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發布的《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13)》顯示,2012年我國海洋經濟生產總值突破5萬億元大關,海洋生產總值占國民經濟總量的9.6%。到2030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將超過20萬億元,占GDP比重有望超過15%。海洋經濟持快速發展的同時,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還處于薄弱環節。報告分析稱,中國近海環境呈交叉污染態勢,赤潮、綠潮等災害性生態問題突出。
海洋污染成了zui軟的那一枚“柿子”。正如業內人士所言,污染也許一夜間完成,而治理則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倒霉的海洋,不過是替內陸承接了部分污染風險。真正的風險在于:在我們還沒有一整套污染整治與化解機制的時候,少數地方部門放任了工業污染對海洋的影響。譬如我們看到上的一些化工區域,也基本是臨海而居美國的德克薩斯休斯頓化工區、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化工區、新加坡的裕廊島石化園區等,但我們往往忽略了一點:越是離海洋近的工業企業,其環保要求與責任越是嚴苛,并不會因為遠離居民與鬧市就“網開一面”。
結語:海洋環境是大家的,既不是屬于某一小部分利益既得者的,也不是屬于某一個時代的人,當人們在享受到海洋環境帶來的福利的同時,應該學會感恩和珍惜,而不要將屬于我們子孫后代的福利無限地透支。應該說,誰也沒有肆意破壞海洋環境的權利和資格,以海洋環境污染和破壞為代價的經濟發展,終會讓沿海地區的老百姓苦不堪言,深惡痛絕,甚至深受其害,這樣的代價太過沉重!所以,與其等到海洋環境已經被污染了才引起重視,還不如一開始就高度重視,防患于未然,做好海洋環境的保護措施,將海洋環境污染危害程度降到zui低才是本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