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Products 國家政策支持,PM2.5引起市場觀望:為解決環境污染,推行節能環保,同時預防人體疾病等問題,國家將pm2.5列入《環境監測“十二五”規劃》。目前雖然納入“國標”的PM2.5的具體監測標準、時間表及使用技術還未出臺,但是目標到2015年PM2.5監測項目將覆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是毋庸置疑的,當具體細則一出臺,市場基本面得到確立,PM2.5將環保市場,符合標準的企業將長期收益。
PM2.5是多種污染物反應的綜合體現,其組成包括直接排放的一次顆粒物(如粉塵、煙塵),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等污染物的二次轉化產物,這四種污染物的排放總量接近1億噸。其中,二氧化硫和煙塵、粉塵的排放量在逐步下降,而氮氧化物、VOC的排放量仍在上升。過去10年間,PM2.5的濃度沒有顯著變化,總體在100-110之間波動。
環保沒有太多高精尖的技術,主要靠政策推動,“國十條”的出臺有望形成有效的驅動力。“國十條”強調全面控制污染排放,到2017年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下降30%以上。而如果考慮到未來5年的新增污染物排放,現有污染源的排放強度需削減40%以上。另外還有一個沒有明確寫出來的硬性指標,即2017年重點區域PM2.5濃度降低20%。上述大氣污染防治任務將會被納入相關官員的政績考核。由于PM2.5的濃度在過去10年間基本保持穩定,要在5年內降低20%難度很高,因此政府目標大概率上會打折扣。但即使打50%的折扣,PM2.5的濃度也能下降10%,這個改進還是非常明顯的。
PM2.5污染控制帶來的投資機會主要還將集中在電力行業環保設備的提級改造。雖然相比于其他行業,電力環保做得,投入產出比也zui低,但因為電力行業資金充足、技術成熟、且有統一的支付體系,因此仍會是政府主抓的重點,也就是俗稱的“鞭打快牛”。而水泥、鋼鐵等高污染行業門檻較低,對環保技術的要求也不高,加之企業資金不夠充足,水泥、鋼鐵等行業的環保需求將主要利好一批中小型環保企業,而非現有上市公司。
國內目前要建設1500多個PM2.5的監測點,這樣計算前期投入將超過20億元,以后10年每年以1億元的增速增長。國家計劃初步在約287個地級市安裝PM2.5設備,按設備的輻射范圍算,一個地級市大約需要8到9臺設備,初步市場需要2296到2583臺設備,按每臺設備約15萬元計算,空氣監測市場的設備需求為3.4億到4億元之間。除空氣監測市場以外,脫硫脫銷、工業污染源監測設備將達到930億元之多,未來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推動,監測市場將達到千億元,相關企業將不斷受益。